为进一步提升宣讲质量,着力打造一支既精通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的优秀宣讲队伍,4月10日,青年马克思主义宣讲团于学校青年成长领航馆举行集体备课会。本次会议特邀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娟、王帅、王锐三位专职思政课教师及2022级青年马克思主义宣讲团成员韩英担任点评嘉宾,青年马克思主义宣讲团全体成员共同参加。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书记、辅导员任智萍主持。

会议伊始,任智萍老师简要介绍了此次备课会各项流程,突出强调集体备课会对进一步提升宣讲质量的重要意义。在示范宣讲环节,四位宣讲团成员紧扣当下时代命题展开了主题宣讲。宋春妮同学以“申纪兰精神的新时代回响”为题,通过多渠道收集的图文资料,还原申纪兰同志奋斗历程,诠释劳动精神;王瑞洁同学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激励青年以史为鉴,勇担时代使命,在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王琪同学将廉政理论转化为现实课题,引导青年从日常小事做起,以清正之风塑造青春担当;逯雨荣同学则聚焦“新质生产力”,从青年视角阐述如何为释放新质生产力贡献青春力量。四场宣讲各具特色,既有历史纵深又具时代锐度。

在专业点评环节,三位老师分别从备课思路、案例选取、宣讲方法等方面对同学们进行点评,并给出专业性的指导意见。王娟老师在充分肯定宣讲团成员现有优势的基础上,指出需加强理论严谨性、故事性以及与观众的互动性。王帅老师则聚焦“呈现形式”,提出“宣讲不等于宣读”,案例呈现需精简内容并且根据受众群体的多元性使用不同宣讲形式,并且要建立与热点事件的逻辑关联、增强观众代入感。王锐老师从传播效能角度,强调需建立差异化受众分析机制,依据不同群体特征设计案例,指出同一素材重复使用率不得过高、重点数据需标注来源、关键理论采用色块突出等注意事项。最后,2022级青年马克思主义宣讲团成员韩英进行发言,她结合自身日常宣讲经验,强调要重视“专有名词”的使用,建议同学们在现有基础上持续深入思考,继续打磨完善宣讲框架,让宣讲内容更具感染力。

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宣讲人才培养工作,围绕提升青年宣讲质量、挖掘宣讲形式载体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其中,集体备课会一直是青年马克思主义宣讲团的重点和亮点工作,自2017年成立以来,宣讲团始终定期开展这项工作,已经取得良好效果。未来,青年马克思主义宣讲团将继续坚持集体备课会这一传统,力争打造一批优秀宣讲案例、培养一批高质量青年宣讲人才,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见行见效。(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小艺 姚鹏宁供稿、刘叶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