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兰州大学二级教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院长刘先春以“如何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题,为山西省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训练营(第三期)全体参训学员作专题报告。

首先,刘先春教授针对思政课的评价问题进行解读与阐释。他详细分析了当前思政课在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思政课不仅仅是理论的传播渠道,更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认识体系和价值观念体系的重要途径。对思政课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效果的量化评估层面,而应深切关注学生获得感、认同度与践行力的提升状况,综合考虑学生的思想认识状况的进阶、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及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在厘清思政课评价问题的基础上,刘先春教授针对如何讲好思政课的问题进行了解析与指导。他认为,一方面,要苦练内功。广大思政课教师要进一步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理论的深刻性与教学的生动性有机结合。立足工作实践场域,思政课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这些理论,提升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讲求方法。讲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积极创新与灵活运用,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注重激发学生思考、感悟,避免单纯的知识灌输。与会教师们纷纷表示,刘先春教授的报告主旨明确、内容充实、逻辑清晰、思路科学,进一步激发了自身开展思政课教学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提振了有效开展思政课教学的信心,在接下来的工作实践中,将着力推进思政课教学评价科学化、长效化,不断提升自身各方面的素养与能力,对标教育教学目标任务,不断提升课程教学实效。(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帅 张翼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