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欢迎访问 今天是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学校主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团队

  • 团队基本情况
  • 课程建设
  • 师资队伍建设
  • 教学研究与改革
  • 课程建设

    News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团队建设的主要内容与特色(2016)

    System2017-03-2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团队建设的主要内容与特色(2016)


    (一)通过团队建设,加强课程教学改革

    1、打造课程特色

    进一步加强课程基础和资源整合。目前,本团队由“纲要”课专任教师和部分历史学教师共同组建而成,在课堂教学、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基础。在此基础上,团队将进一步加强课程基础建设,并围绕课程建设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

    加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建设。团队经过教学研究、探索、实践,建构以国史、国情教育为核心,以“四个选择”为主要线索的课程体系,确立“专题讲授、重点分析、针对学生思想加强引导”的教学原则,课堂教学更能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此外,及时编印教学辅导材料,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最新成就纳入教学内容。

    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探索和实践中,团队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大胆进行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与探讨,实施一系列创新性改革措施,开展教学方法多样化探索和实践,如案例教学法、讲座式教学法、问题讨论教学法、师生互动教学法、辩论式教学法、实地调研教学法、学生演讲法、播放教学资料片等。与此同时,团队教师注重实践教学方法改革,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践教学过程、撰写实践报告、开展对实践报告进行评奖等;此外,还通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正确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正确认识当今现实问题。

    普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团队全部采用电子教案并结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形式多样、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的优势,运用大量的影视、图片、原声录音、文献等材料,展现课程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注重教书育人和人文素质教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内容包含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历史教育资源,团队教师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在注重用正确的思想理论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教书育人的同时,积极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历史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2、构建和完善“研讨式”理论教学模式

    团队将依托学科优势,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规律与特点,努力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性改革,逐渐建构和完善多种形式的“研讨式”理论教学模式。首先,强调主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提倡专题式教学法,集中讲述与课程的相关重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其次,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运用研讨式、讨论式等方式,并采取随堂提问讨论、专题讨论、辩论、演讲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思想活力和参与意识。具体而言,主要开展两种实践:一是“问题主导式”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二是“自主学习式”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3、构建和完善“四位一体,多元互动”实践教学模式

    团队在理论教学中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形成对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团队始终遵循针对性、时效性、实效性等原则,努力构建和完善“四位一体,多元互动”实践教学模式,即结合地方特点、学院实际、学生特点、课程要求,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坚持以四个主题实践教学方案为体系,以课堂、校园、社会和网络为平台,以相对稳定的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着力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团队在“四位一体,多元互动”实践教学模式实践中,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围绕课堂、校园、社会和网络四大平台,规划设计好“课堂主题教育实施方案”、“校园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社会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网络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等四个主题教育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好“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民族精神主题教育”、“革命传统主题教育”、“国情党情主题教育”、“形势政策主题教育”、“就业创业主题教育”等六大主题教育活动。在多年实践中,“四位一体,多元互动”实践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对于延伸、拓展、深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内容,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这次团队建设,将促使“四位一体,多元互动”实践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并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团队将充分发挥环巢湖历史文化资源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通过常规化建设和长效机制构建,重点打造环巢湖历史文化塑校育人品牌。

    (二)通过团队建设,加强课程教学网络资源建设

    重点建设中国近现代史网络资源库。一是通过链接主流网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网站上开辟红色纪念网页,内容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文献、视频资源等,内容极其丰富。二是结合重大时政和纪念日;三是开辟网上读报栏目等;四是加强主题教育栏目建设,围绕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上网参与,丰富学生第二课堂。

    进一步建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目前已经建设的,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汇编、试题库等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品课程网站建设。其时,可提供网络共享的网络资源包括:课程描述、课程内容、教师风采、资源纵览、成果展示、网络课堂、在线互动等多种课程资源。通过建设,建立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发挥电子图书馆的作用,为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教师开展“研讨式”教学等提供有效的网络平台。

    (三)通过团队建设,推动科研向教学转化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辅导材料内容。继续坚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辅导材料的编写,及时吸收和采用最新研究成果,使学生在了解社会政治结构变革的同时,也可了解经济、思想、文化等结构的变迁,从而进一步拓宽视野、启发思维。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在课程教学中,采取专题讲授的办法,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一些相关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注意总结和比较,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开办特色课堂,邀请校内专家举办专题学术讲座,直接把最新的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此外,切实把开设各类学术讲座作为推动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的一个重要环节。团队每年将有计划的为学生开设各类学术讲座。

    加强网站建设,尽快把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就是要把团队教师部分科学研究成果,以及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已经取得的成果结合起来。

    加强课题申报立项,吸纳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团队将结合实际,加强有关项目申报立项,并在研究中吸纳部分学生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如查找地方文献资料,对家乡的老红军、老党员进行采访,结合家乡实际变化开展调研等等。通过引导学生采访调研、田野调查,促使学生在现实中亲身感受历史和现实的巨大变化,从而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四)通过团队建设,打造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

    根据课程建设以及教育部关于教师培训的相关要求,也为了使传统的优势课程得到保持、延续和进一步发展,团队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积极采取内部帮代与送出去培训和深造等办法,努力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第一,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高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提高教科研水平,促使他们更快成长。此外,团队还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加强对外交流,提高科研水平。

    第二,团队努力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和研究的平台,鼓励更多地承担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促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第三,坚持“以老带青”、“以老传青”的传帮带制度。对刚刚开始任教的青年教师,确定“一对一”的导师指导制度。团队还将继续坚持组织集体备课,请课题组成员讲解教材的内容和讲课原则,并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以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实行新教师上课试讲制度,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团队成员定期召开会议进行讨论与研究。

    第五,为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团队还将聘请我校专门讲授教育技术课的专家,定期为成员提供多媒体课件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指导,增强运用新技术的能力。

    第六,积极为团队青年教师提供高水平进修与培训的条件。

    通过以上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实施,团队将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教学科研能力等诸多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高,有利于教学和学术梯队的形成和成熟。尤其是青年教师通过学历、科研水平的提高,对于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