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欢迎访问 今天是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学校主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团队

  • 团队基本情况
  • 课程建设
  • 师资队伍建设
  • 教学研究与改革
  • 课程建设

    News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日志

    System2016-12-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日志

    根据山西财经大学教学团队建设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团队,在完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任务的同时,围绕在专题教学改革的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就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研究等内容多次组织教学研讨会,团队成员外出参加相关会议。


    第一次教学研讨会

    时间:2016年3月1日

    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工作室(“原理”教研室)

    参会人员:张文华、李文艳、 李鹏、王素萍、郭俊立、刘长林、张 敏、王 娟、王雷荣、董英英、王绍源


    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安排

    主要讨论本学期如何实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实践教学方案的问题。

    第一,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学生在《社会实践手册》提供的阅读篇目中任选一部经典著作,在教师的指导下精心阅读并写出读书心得或者读书笔记。

    第二,指导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本学期,根据新的社会热点问题,凝练了调研报告题目,以“拆墙透绿”为主题,展开社会调查,题目自拟,在教师指导下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取调研报告主题,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调研并撰写报告。让大学生通过接触社会并研究具体问题,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指导学生分组开展主题讨论。本学期根据社会焦点问题,凝练了三个讨论主题:大学生与“十三五”规划、如何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 “绿色发展”我能做什么,学生将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就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并做好记录,填写到《社会实践手册》的相关部分。

    第二次教学研讨会

    时间:2016年3月15日

    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工作室(“原理”教研室)

    参会人员:张文华、李文艳、李鹏、郭俊立、王素萍、刘长林、张敏、王娟、王雷荣、董英英、王绍源


    议题:经典案例的选择

    本次研讨会,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的教学案例问题展开讨论。大家认为:

    第一,在第一专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讲授中,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加理想信念的教育。把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贯彻到教学中。

    大家一致认为在这部分内容中,强调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要从整个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看,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第二,在第十一专题“社会发展的动力”中,讲授“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时,可以组织开展学生讨论。根据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创新驱动发展的思想。把学生分成两组,分为作为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展开讨论。


    第三次教学研讨会

    时间:2016年3月29日

    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工作室(“原理”教研室)

    参会人员:张文华、李文艳、李 鹏、郭俊立、王素萍、刘长林、张 敏、王娟、王雷荣、董英英、王绍源


    议题:教学环节的设置

    课堂教学是老师传授知识的主要渠道和方式,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一直是教师们研究的主要课题,专题教学的课堂讲授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随着教学时数的减少,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有限的学时内,在专题教学中要实现师生互动 ,教师的讲课内容就必须“少而精”。只有这样,才有提出问题,唤起学生积极思维的想象空间和时间。

    围绕如何能与学生进行互动得出以下结论:教师授课过程中,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突出课程特色,又要结合国际国内发展实际,突出时效性针对性;作为教师首先应改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意识。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端正态度,坚持钻研业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了解学生的困惑,开展更具现代意识、更富于人性化的、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第四次教学研讨会

    时间:2016年4月12日

    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工作室(“原理”教研室)

    参会人员:张文华、李文艳、李 鹏、郭俊立、王素萍、刘长林、张 敏、王娟、王雷荣、董英英、王绍源


    议题: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的重要性

    由于每个老师的学科背景不同,知识储备不同,集体备课可以集思广益,集中各个老师的优点,避免单打独斗带来的局限性。这次会议,团队成员围绕教研室已经坚持多年的集体备课制度,讨论如何完善的问题。

    第一,相互交流教学心得体会,研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当前的学科前沿问题。通过相互借鉴好的教学经验、教学方式方法、研究方法与研究心得,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教学水平、研究水平;

    第二,每学期开课前,结合不同的教学对象,教研室统一研究课程日历和进度,填写进度表;

    第三,每一专题授课前,教研室要开会研究本专题的重点、难点、与专题内容相关的学生们所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时事政治问题,以及在内容上如何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进课堂的问题。


    第五次教学研讨会

    时间:2016年4月26日

    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工作室(“原理”教研室)

    参会人员:张文华、李文艳、李 鹏、郭俊立、王素萍、刘长林、张 敏、王 娟、王雷荣、董英英、王绍源


    议题: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时效性

    围绕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适时充实教学内容,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在教学中重点渗透以下内容:

    1、“一带一路”内容;

    2、经济发展新常态内容;

    3、法治中国建设内容;

    4、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内容;

    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五大发展理念内容。

    第六次教学研讨会

    时间:2016年5月10日

    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工作室(“原理”教研室)

    参会人员:张文华、李文艳、李 鹏、郭俊立、王素萍、刘长林、张 敏、王 娟、王雷荣、董英英、王绍源


    议题: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本次讨论,围绕如何建立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展开,要求老师上课做到如下方面:

    第一,每个专题要给学生留下思考题,思考题既要体现课程特点,又要有一定的深度;

    第二,注意课程前后内容衔接,讲新专题内容前简要回顾上一专题的内容,下课前要总结;

    第三,要特别重视前三次课的课堂组织;

    第四,不迟到,不拖堂,上课抽查点名。

    第七次教学研讨会

    时间:2016年5月24日

    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工作室(“原理”教研室)

    参会人员:张文华、李文艳、李 鹏、郭俊立、王素萍、刘长林、张 敏、王 娟、王雷荣、董英英、王绍源


    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教材讨论

    团队成员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逄锦聚教授的文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版)修订中着力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明确了教材修订重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一是如何进一步做到既全面准确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突出教学重点。二是如何进一步贴近实际,增强教材的时代性、实践性、现实针对性。三是如何进一步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又妥善处理与几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关系。四是如何进一步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经过相协调讨论,大家形成共识:

    第一,教材调整幅度较大;

    第二,及时调整专题教学内容;

    第三,增加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重要讲话。


    第八次教学研讨会

    时间:2016年5月31日

    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工作室(“原理”教研室)

    参会人员:张文华、李文艳、李 鹏、郭俊立、王素萍、刘长林、张 敏、王 娟、王雷荣、董英英、王绍源


    议题:继续做好十八大报告进课堂

    这次会议,围绕十八大的召开,如何把十八大会议精神贯彻到教学,展开讨论。

    大家认为:

    第一,绪论部分的内容可以把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的观点贯彻进去,特别是绪论第三部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中重点讲明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中国梦”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和实现“中国梦”的与时俱进体现在它提出的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思想、新思路、新论断。

    第二,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实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真理观。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等论断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具有很强的理论概况行。

    第三,十八大报告从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个方面来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成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相统一的整体,并提出增强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对于深化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规律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九次教学研讨会

    时间:2016年6月7日

    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工作室(“原理”教研室)

    参会人员:张文华、李文艳、李 鹏、郭俊立、王素萍、刘长林、张 敏、王 娟、王雷荣、董英英、王绍源

    我们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修订版的教材,重新凝练了专题:

    第一专题: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第二专题:世界观与人的存在方式;

    第三专题: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第四专题: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第五专题: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第六专题:辩证思维方法;

    第七专题: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第八专题:真理与价值;

    第九专题: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第十专题: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十一专题: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十二专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十三专题: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

    第十四专题:在实践中把握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第十五专题: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十次教学研讨会

    时间:2016年6月21日

    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工作室(“原理”教研室)

    参会人员:张文华、李文艳、李 鹏、郭俊立、王素萍、刘长林、张 敏、王 娟、王雷荣、董英英、王绍源


    议题:关于“优秀实践报告”的评选

    本学期的实践教学的重点是评选优秀社会实践报告。

    “原理”课的实践教学采取模块式教学方式,具体模块包括“经典阅读”、“视频观看”、“社会调查”、“主题讨论”等,并印发了“社会实践手册”。本学期具体做法是将16周16课时分成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围绕一个模块进行。在每个模块教学过程中,由班级负责教师给学生布置阅读书目、视频资料、调研内容、讨论主题等,要求学生在一个阶段实践教学内容结束后提交读后感、观后感、调研报告、讨论纪要等。由班级负责教师和助教共同对学生提交的读后感、观后感、调研报告、考察体会等进行评阅,以百分制给出成绩。本学期,我们选取了“调研报告”模块,评选优秀社会实践报告,在适当时机集结成册,形成实践教学成果。

    第十一次教学研讨会

    时间:2016年8月30日

    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工作室(“原理”教研室)

    参会人员:张文华、李文艳、李 鹏、王素萍、刘长林、张 敏、王 娟、王雷荣、董英英、王绍源

    议题:“两学一做”进课堂

    “两学一做”具体指:

    学党章党规

    学系列讲话

    做合格党员


    第十二次教学研讨会

    时间:2016年9月6日

    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工作室(“原理”教研室)

    参会人员:张文华、李文艳、李 鹏、王素萍、刘长林、张 敏、王 娟、王雷荣、董英英、王绍源


    议题:探讨专题教学的特点

    “原理”课专题式教学,“是在理解教材和教学要点的基础上,充分领会课程精神,根据课程中的基本理论,提炼出重点和难点,以问题为核心、综合教材内容后整合成的主题式教学方式。专题式教学设计是在教材基础上的再创造”。通过讨论,大家认为,“原理”课专题教学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以重要问题为核心;第二,以教材内容为基础;

    第三,以研究专长为特色;第四,以实践环节为手段。


    第十三次教学研讨会

    时间:2016年9月6日

    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工作室(“原理”教研室)

    参会人员:张文华、李文艳、李 鹏、王素萍、刘长林、张 敏、王 娟、王雷荣、董英英、王绍源


    议题:讨论实践教学的内容


    第一,凝练调研报告题目,并指导学生完成报告。本学期,根据新的社会热点问题,凝练了两个题目:“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互联网+对大学生生活的影响”,指导学生展开调查并撰写出调研报告;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取调研报告主题,在老师指导下完成调研并撰写报告。让大学生通过接触社会并研究具体问题,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商量学生分组讨论的主题并指导学生完成。本学期根据社会焦点问题,凝练三个讨论主题:“女排精神之我见”、“从英国 ‘脱欧’看民主的利弊”、 “如何看待婚恋问题中的价值观”。学生将在教师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就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并做好记录,填写到《社会实践手册》的相关部分。


    第十四次教学研讨会

    时间:2016年9月20日

    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工作室(“原理”教研室)

    参会人员:张文华、李文艳、李 鹏、王素萍、刘长林、张 敏、王 娟、王雷荣、董英英、王绍源


    议题:关于课程考核与成绩构成

    通过讨论形成共识:

    第一,成绩构成。“原理”课专题教学的考试成绩由三部分构成:课堂表现,占总成绩10%(体现在卷面上);专题教学,占总成绩的60%;实践教学,占总成绩30%。课堂表现指学生在理论教学课堂的出勤情况和在课堂的听课情况;专题教学通过课程论文、专题报告的形式或开卷考试随堂进行,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的认知能力和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以调研报告的形式主要考核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以及面向社会现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原理课程考核主要由班级负责人进行。

    第三,考试形式为分散考试,试题由讲授每个专题的老师提供,最后由教研室主任统一组题。

    第十五次教学研讨会

    时间:2016年10月11日

    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工作室(“原理”教研室)

    参会人员:张文华、李文艳、李 鹏、王素萍、刘长林、王雷荣、董英英、王绍源


    议题:专题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经过讨论,团队成员认为专题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专题教学模式需要在进一步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探讨。从原来的按章节的系统教学向专题教学的转换,需要很好设计每一个专题的主要问题、主要内容、主要案例,既要保持每个专题的相对独立性,又要兼顾“原理”课各个专题之间的相互衔接,还要能通过专题的讲解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我校特点的专题教学模式需要在进一步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探讨。

    第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理论兴趣不足。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填鸭式教育下,致使我们大多学生的不具备应有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缺乏问题意识。加之,中学阶段政治课的学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已有所了解,对“原理”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专题课教学会打破教材体例去讲授,把大量的基础知识留给学生自学,还配合有实践教学环节等。这样就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意识和学习自觉性,学会学习并培养理论兴趣。实际情况是,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等不足。

    第三,“原理”课专题式教学对教学管理的挑战。“原理”课专题教学的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每个教师负责2-3个专题教学内容并且在全校所有班级进行讲授,师生之间不再是固定关系,如何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和管理?

    第十六次教学研讨会

    时间:2016年11月15日

    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工作室(“原理”教研室)

    参会人员:张文华、李文艳、李 鹏、王素萍、刘长林、王雷荣、董英英、王绍源


    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水平

    本次会议,围绕如何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展开讨论。

    经过讨论普遍认为,在专题教学的内容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做到 “四个结合”:

    第一,全面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以及疑惑和疑难问题,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回答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第二,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课内、课外的各种方式,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实际,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第三,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就进行教学。用最新理论成就丰富充实教学内容,以增强课程的说服力。

    第四,把科学性、政治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学科和专业特点,组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公共理论课教学的可信度。